一篇就懂 Java 封装(超详细)

一、Java 封装是什么
在 Java 中,封装是一种基本的面向对象编程概念。简单来说,它就像是把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包装在一起,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。例如,一个汽车类,汽车的各种属性(如颜色、型号、速度等)以及对这些属性进行操作的方法(如加速、减速、停车等),都被封装在汽车这个类中。这样,外界就不能随意访问和修改类内部的数据,而只能通过类提供的方法来进行操作。
二、Java 封装的作用
数据隐藏:通过封装,将类的内部数据隐藏起来,避免外部直接访问和修改。这就像你的私人日记,你不会随意让别人翻阅和修改,只有你自己可以控制对它的操作。比如一个用户类,用户的密码字段是非常敏感的,通过封装,将密码字段设置为私有,外部就无法直接获取和修改密码,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。
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:当类的内部实现发生变化时,只要对外提供的接口不变,就不会影响到其他使用这个类的代码。比如一个计算面积的类,最初使用一种算法计算面积,后来因为性能优化更换了算法,但是只要提供给外部调用的计算面积的方法名和参数不变,其他依赖这个类的代码就不需要修改,降低了代码维护的难度。
增强代码的复用性:封装好的类可以被多个地方重复使用。例如,一个工具类封装了各种常用的字符串操作方法,在不同的项目模块中都可以引入这个工具类来使用这些方法,提高了开发效率。
三、Java 封装的实现方式
访问修饰符:在 Java 中,主要通过访问修饰符来实现封装。常见的访问修饰符有 private、default(默认,不写修饰符就是 default)、protected 和 public。
private:被 private 修饰的成员(属性或方法)只能在本类中访问。例如: